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

2024 風情萬種摩洛哥13天


 Casablanca, 黑白經典愛情電影,三毛的撤哈拉,直布羅陀海峽,最接近歐洲的非洲國家,這幾個原因促使了一趟旅行。了解了參加旅行團的天數,價格,自由行的交通,台灣背包客網站別人用私人團的經驗,最後決定也用私人團,一出機場就有人接機,到最後送至機場,不用去煩惱點與點的交通。

聯繫過程對方回覆很快,我給天數,對方安排行程,有催我趕快下訂,他說因為是旺季,人到了之後確實對方沒有唬我,十二月是天氣最適合旅遊,不冷不熱。只有在高山峽谷,撒哈拉的晚上,玫瑰谷才要穿厚外套。導遊說夏天會太熱了。

Casablanca 離西班牙,葡萄牙很近,從舊金山出發沒有直航,我們坐葡萄牙航空,在里斯本轉機。不晓得是不是我們被安排在比較前面的位置,位置拉後,腿基本上可以直,坐得很舒服。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位置都是如此,還是因為沒有四人位置被安排要加錢的位。因為飛機一般在前面的位置比較貴,現在航空公司不同位置都會有不同的預選價。

我原本是一家四口,但導遊說人數多,費用降,選擇四人房又便宜一點,因為導遊和司機是不論多少人皆是固定的人力。我後來找了妹妹,妹夫同行。一車加導遊司機共八人。行李導遊有事先提醒不能多,車子裝不下,他們兩人也各有一個小行李,因為他們的家在撒哈拉沙漠的外圍。一路跟我們隨行,只是住在不同地方。

這導遊比較像是地陪,因為他沒有導遊證,能夠做一些簡單的介紹,回答一些基本的問題,到了古城Fes 菲斯,Marrakech / Marrakesh 馬拉喀什, 有當地的正式導遊半天帶我們走古城,到了撒哈拉,有導遊的舅舅帶我們看小綠州,去沙漠外的湖邊喝咖啡。

行程沒有看到羊上樹,導遊說現在很少有,因為那是人特意去把羊趕上去,從Essaouira索維拉 回Marrakech 有停下來看一下阿甘樹,摩洛哥的特產阿甘油,我們在Fes 的家樂福把最便宜的牌子全掃光,禮品店,婦女合作社都價格比家樂福高。

摩洛哥的沿海和內陸生活環境兩極化,沿海物資充沛,早餐的選擇也比較接近西方,一進內陸,早餐就是雞蛋和各種當地的麵包和醃橄欖,差別在於麵包有多少種。很難想像吃飽就是靠麵包。我們在Marrakech 有一頓午餐是在傳統市場的外圍的羊肉攤,當地人就是點麵包沾羊肉油吃,就是一餐。導遊帶的一餐飯通常13歐元,低的市場攤販也要6歐, 點了羊肉。商場food court也是6-8歐,要便宜隨便吃麵包加水果也可以飽。

摩洛哥的天然物資是礦石,但是導遊說法國殖民統治時已經被挖走七七八八,現在只剩下磷酸鹽. 摩洛哥沒有石油,全進口,機場一出來看到油價就嚇死了,比台灣高,但人均所得比台灣低。油價一高,物價也就不低,以為去了一個所得低的國家,消費也是會低,但並非如此。殖民統治者必然是搜刮殖民地,被剝削的人都不會覺得是好事,唯獨台港,台灣竟會為日本人立像,香港則不少人愐懷被殖民時代。

摩洛哥是個物資並不富饒的國家,1956才獨立的,也是鮮血換來的。政府有照顧到偏鄉地區,油價和市區沒什麼差別,電也有,路面也還ok, 只是品質不一致,有些路段會很顛,旅遊品貿比埃及好很多。我們行程是順時鍾,起程Casablanca, 首都, 直布羅陀海峽的Tangier, 獨特的藍色山城Chefchauen, 古羅馬廢墟,(Meknes 因為在維修沒有去),千年古城Fes, 金黄色的撒哈拉,-天的沙漠外圍有湖,綠州,另一天的峽谷山城,Marrakech ,大西洋旁邊的Essaouira住一晚,再回Marrakech住一晚,搭機回家。Marrakech空氣品質不佳,太多汽車廢氣,走在路上不舒服。到了高級住宅區車少就沒那麼糟糕,但高級區只有YSL Museum 和Jardine Marjorelle. 原本期望逛逛夜市吃飯,但小販到處在拉客,不喜歡那種感覺,感緊逃脫。兒子會暈車,不進沙漠,進出皆是一天的車,他自己坐火車從Fes 到Marrakech 等我們從沙漠出來。火車可網上訂購,一小時一班,車上沒供應餐點,他說七個小時因爲中間停很多站。他坐first class,35歐,但事先看到的是85歐,不知道為什麼降價,車廂乾淨人不多。要不要去撒哈拉見仁見智,沒有非去不可,必竟坐車真的很久。去了沒有令人震撼,可能因為已經去過類似的約旦的Wadirum,帳篷有電有水有馬桶,一切和酒店類似,沒錯是一望無際的沙丘,晚上的星空是很清澈, 很多星星, 但密度沒有想像中的多, 看到真正的遊牧民族就是用亂七八糟的布搭個棚就是家,沙漠是極冷極熱的, 也會下雨, 不能遮風擋雨的家, 令人心酸,導遊有問我們要不要去看, 我說不用。我們生活在物資條件豐富的地方是何等幸福,只是銀行存款有多少的問題。

行程13天不算搭機,但頭尾沒有行程只有接送,第一天我妹妹從香港出發早上到,我們從舊金山出發近黃昏到,接機的有司機和導遊兩人,司機不會英文,接和送皆是各兩次. 導遊主要是翻譯,和一些基本的介紹,如果期待體貼服務,很健談,噓寒問暖的導遊,請不要用這導遊。我們的導遊Moha是基本型的,會幫忙拉行李,帶人check in, 吃飯,有問必答,也符合預期。私人團主要是方便交通,不是整個行程提供隨傳隨到的服務,通常送至旅館,當天的服務就結束了。中間在Fes我有提出去家樂福的商場吃午餐,導遊有配合送和接。導遊有說他選的旅館通常在舊城的邊緣,客人可以走路去舊城,他們也方便接送。因為真的在舊城內,車子不能進去,要多花時間。

摩洛哥的住宿真的令人驚豔,小型當地人經營的叫做riad, 大一點的叫dar, 更大的我們沒有住過,導遊說那通常是用舊的皇宮改裝的。每間的裝潢別具風格。是這個旅途的特點,每到一地就是wow, 照不停,在Marrakech 住的名字就叫做Wow, 是名符其實,不是最漂亮。特色和舒適是兩回事,高要求的可能會嫌,但旅行是體驗和日常不同,只要不髒,牀不會下陷就可以。如果是要享受,那就留在大城去住知名品牌酒店。

我們第一晚住Casablanca Hyatt Regency, 就在舊城旁邊,行程不包,我用信用卡點數換的,有club access 包晚上點心酒水和早餐。Club access 的食物和大陸的Hyatt, 沒得比,目前去過的只有大陸的食品種類非常多,恨自己肚子吃不下。這間的早餐是整個行程最好的,食物很精緻。

第二晚住Tangier Hilton Garden Inn, 就在海邊,吃飯很多選擇,早餐和Hyatt 差了一大截,我是看背包客有人說早餐好,跟導遊要求住這家,的確是比當地riad 好,但和Hyatt 比叫做差。預算高的,可以住旁邊的Hilton, 早餐應該會好,Garden Inn 屬於Hilton 低價位。房間不大,但新。https://www.hilton.com/en/hotels/tnggigi-hilton-garden-inn-tanger-city-center/?SEO_id=GMB-EMEA-GI-TNGGIGI

第三晚住藍色契安,這旅館是網美,怎樣拍都很美, 有點希臘海𡷊風,導遊說大型旅行團通常沒有安排夜宿契安,因為沒有大型的旅館。這個網美旅館美中不足的是廁所或者通風排氣不好,房間明明很乾淨,但就是有味,要過一陣子才適應,但不是每一間都有這情況。這間令人想多住幾晚,可看夕陽,有一小泳池,是整個行程最漂亮的住宿。我們一家住的有一小客廳,再兩間套房。晚上選擇晚餐也在旅館,我們旅途的第一餐tagine 塔津鍋,塔型/圓錐形,用陶土做的燉菜,我看當地人用木炭煮,味道每間大同小異,這家比較貴但是收信用卡,有人唱英文歌另一人彈吉他。播音器聲音太大,唱的又不怎麼樣,不如只是單彈吉他。https://dar-echchaouen-bed-breakfast-chefchaouen.booked.net/#lg=456425&slide=1498571959

第四,五晚住Fes, 千年古城,旅館靠近藍門,走路可到,古城的入口,一邊藍色,另一邊綠色。旅館未進去前,只是小巷的一道木門,毫不起眼,但是一進去,有迎賓茶,中庭非常漂亮,濃濃的阿拉伯氣息,房間不多,規格令人感覺是有錢人家的房子,早餐在天台上加建的玻璃屋。http://www.riadmarjana.com/rooms-and-suites-at-riad-marjana/

第六晚住撤哈拉沙漠,導遊在路上放下我們,他和司機回家,行李另有車子送去帳蓬。我們換騎駱駝感受金/紅色一望無際的沙漠,向陽一面沙是溫的,向陰一面沙是冷的。沙漠的顏色跟著陽光轉換,到達是黃昏照相合適,如果太晚到光線就會不足。駱駝費用已含,導遊有問是不是進出沙漠皆騎駱駝,我選擇出坐在車。我們住四人房,電水馬桶,暖氣皆有,暖氣用冷氣機調高溫度,晚餐也是在營地裏吃,住宿已包,晚上還有營火,幾個工作人員唱歌拍鼓,但是只有我們一家人就沒有什麼氣氛,溫度又低,我們早早就休息。https://saharaskyluxurycamp.com/

第七晚住沙漠外圍的小型酒店,在物資缺乏的環境蓋一間不錯的旅館真不容易,附近也有其他幾間,旅館的二樓平台可看日出日落,四人房非常寬敞,浴室竟有一圓穹頂的設計,但我妹妹的房間沒有這穹頂。WiFi 很弱,畢竟是在沙漠。https://www.riadmadu.com/riad-madu

第八晚 Dades Valeey/ Gorge 住峽谷路上的小旅館,很新,峽谷有點像太魯閣,我們下車走一段路感受一下,有小河,紅色的山崖。隔天也是山路去看世界遺產,Ait Ben Haddou, 以前當地人住的地方,類似中國陝北的窰洞,隔熱保暖。旅館叫天堂不為過,因為住在山溝裏有如此的住宿真的是如天堂,因爲和我們午餐的地方真的是天壤之別,午餐的地方是行程中最簡陋的,沒有地板,就是地毯鋪在不平的地上。https://dadesparadise.com/

第九,十晚,十二晚皆是住Marrakech 的Wow, 翻過Atlas Mountains 就到大城,路上有驚無險,因為車子聞到汽油味,司機和導遊一直講,我都怕被困在山𥚃,修車一定要在城𥚃。這Wow 的裝潢不是阿拉伯風,但又說不出風格,用各種鮮艷的顏色。旅館在當地一家跳舞吃飯的大型餐廳對面,要看房間的位置,我們四人房對街,會聽到聲音,我妹的不會。https://www.riadwow.com/en/

第十一晚住海邊的索維拉小型hotel, 在古城內,旅館派一個人在停車場幫我們用推車拉進去,旅館用餐環境很棒,無敵海景,面對大西洋,我們的房間面海,妹妹房間窗對小巷。這旅館收信用卡。http://www.hotelriad-mimouna.com/

兒子因為會暈車,自己夜宿兩晚Marrakech, 他也很滿意住宿,他喜歡旅館的沐浴露,人家還送他幾瓶。

摩洛哥的海邊有點像歐洲,飲食選擇多樣化,但一進去內陸另一世界,食物選擇有限,但不管在哪裡他們都喝薄荷茶,記得跟對方說不要糖,no sugar, 未去前以為他們膳食以羊肉為主,殊不知羊肉很貴的以當地收入來說,幸好我們在路上吃了一頓烤羊肉餐,價錢用重量算,沒有多餘的調味量,夠新鮮好吃,主食就是麵包。人和善,我們去過約旦也是阿拉伯國家,但是兩者相比,摩洛哥別具風情,值得去體驗一下,如果是愛貓愛狗人士更加應該去,藍色契安到處都有貓,在山谷有狗不怕人,自由自在遛達。


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

2025夏天浪漫的義大利婚禮

先生的姪女在米蘭求學工作,嫁了一個在米蘭附近城鎮長大的純品善良的好男人,我們因而蒙福有幸參加義式婚禮。姪女已事先提醒親友團當天會一直吃不停,婚禮從中午到晚上八點結束,親身體驗著實令人大開眼界。

姪女精心策劃了三天兩夜的行程招待親友,在米蘭火車站附近一間旅館集合,一輛大巴含台灣中文導遊接賓客。姪女說旅遊巴士進米蘭需要執照,找不到小一點的巴士,就租了一輛大巴。去Bergamo 逛舊城,坐兩段的鑬車上山,在高處的景觀餐廳用午餐,再徙步下山,登車去婚禮的地點 Castello di Monasterolo 附近的住宿。

六月的米蘭是非常炎熱,古堡所在的地區在地勢高的地方,氣溫理論上會比較低,村莊的唯一小旅館在湖邊是沒有冷氣的,也可以沿湖走路到古堡。旅館也有其他客人,不能所有親友同宿一處。姪女另外安排了bed and breakfast, Airbnb 安頓所有人。住Airbnb 的賓客,她另安排賓客至旅館用早餐,實在是細心安排。溫度幸好晚上降了下來,可以好好睡覺。

晚餐她安排大家在旅館共用,我們也認識了新郎的父母,真的是吃飯, 此飯不同彼飯,義大利rissoto, 有別於西班牙燉飯。米粒大顆,偏硬,據導遊說義北盛產玉米和米,主食並不只是pasta. 玉米做成的主食叫polenta, 有調味的玉米糊。飯是濃稠但仍然顆粒分明,顏色則視乎調味料,第一晚吃的是淺綠色,大概用了basil 和幾種cheese 煮的。婚宴也有飯,但顏色有點偏淺紫,也是有cheese 的味道。

第二天就是婚禮,姪女一早就去村中的髮廊去做造型,她也安排了婆婆媽媽妯娌去set 頭髮,並不是很貴,我問嫂嫂她的頭髮弄了多少錢,她是短髮,25 Euro, 但對方不會英文,全靠姪女翻譯。

古堡的鐵閘開門還有時間性,早到的人不得其門而入,站在門外,我們到時約11:30,婚禮12:30,已有男方家的親友站在門外,我們看到攝影師到,她去按門鈴,用對講機,接著門才開。

姪女有事先提醒大家穿舒適的鞋子跳舞,我有準備袋子,女兒的高跟鞋可換鞋子,我自己的是一吋半鞋子穿起來舒適,不用換,Temu 買的US$17.99, 超值,和店裏的$39.99無異。姪女的提醒非常貼心,去到現場,戶外有些步道是碎石,穿太高或者鞋跟太細的都不好走。女兒後來也換平底鞋。

在賓客觀禮前,古堡有提供水和椅子讓大家坐一下,時間快到了才開放大家坐在湖邊的儀式區,現場佈置了一些紅燈籠,觀禮區有紅色的紙扇,天氣熱真的很有用,一小支吹泡泡還有紙杯裝的米,禮成後向新人灑米。每個位置有一份婚禮時程,中英義三種文字介紹了新人的戒指,是當地工匠的手藝,揉合了橄欖木和鈦,紅色在中華文化的意義,場地的選擇也是因爲尊敬長輩,飲水思源,是新郎媽媽成長時期渡過夏天的地方。現場舖了白色的走道,三個小花童在新郎和父母入場後灑玫瑰花瓣,新娘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進場,一對新人交換誓言的背景是湖。音樂有現場伴奏和唱歌。新娘子的誓言聽了真令人感動,新郎用義大利語就不知道他的誓詞。

愛情真的是無分國界,語言,外貌,職業,宗教,年齡,財富,生育能力,社會地位。兩個原本在地球上十萬八千里遠生活的人,奇妙地在米蘭相遇,互為對方心動,這是前世今生,有緣又有份。步入婚姻不是因為其他原因,只是因為愛,選擇和對方一生一世,就是令人眼眶會濕。

禮成後大家對他們灑米,吹泡泡。米在中國文化也是象徵富貴,多子多孫,在義大利也是,只不過傳統中式的婚禮,拜天地,拜父母,請客,就是禮成,沒有賓客灑米的傳統,傳統農業社會,吃飽不是件容易的事,不可賓客人手一杯米全灑。

禮成後,賓客們移步至有燈飾帳篷區的開胃酒,不只是酒,還有好多的配酒的cold cut, 醃漬食物,小點心,芝士放在桌上任拿,燒烤串則是服務生端著盤子,週遊列桌,有蝦,魷魚,香腸,未開始前有看到廚師在烤雞翼,但我卻沒有吃到,可能剛好錯過服務生端到我坐的桌子,或者太受歡迎已被其他人拿光。古堡的服務生皆是年輕人好看服務很好,只有一個主事的是中年人。這個開胃酒一吃就是一個多小時。食物的種類和量其實是足夠飽了,相片在文章的下面。

這段開胃酒的時間有樂隊表演,也是和新人的照像時間,雙方親友輪流照,獨自和新人還是團體照,歡樂時刻,專業,非專業,人手一機,各自精彩。現場的草地上也準備了丟沙包遊戲,姪女還請了看顧小孩的,有小孩的玩具區,真是考慮週到。

我們也離桌和新郎親友聊聊,可惜他們大都不會英文,要仰賴少數會英文的翻譯。會英文的也是有程度之分。聊聊後也基本上知道和新郎的關係。婚禮在平日,新郎有些親友不能來,新郎說一般婚禮要提前至少一年安排,邀請要一年前寄,客人才能安排假,他們婚禮敲定比一般的短。義大利人上班請假好像是很自律的,用假少於可用的假期。

下午兩點半至五點才是正餐,移步進古堡的另一區。有安排好的位置,依自己名字去坐,桌上有蠟蜡和鮮花,正餐有三道菜,但吃兩個多小時。吃吃停停,聊聊喝喝。我們也有離桌去和男方家人聊聊,說說笑笑。新郞好友問我為什麼女方的親友都一直坐著,義大利婚禮是大家都會互動,不是一直坐。我說中式的婚宴是從頭坐到尾。正餐的空檔時間,新人家長致詞。新娘父親特別背了準備好的中義兩種詞,女兒嫁了一個好男人,喜全寫在臉上,男方親友聽完也大拍手掌。新人定居德國,新郎媽媽一講到這眼淚就流下來。世居在同個地方,突然兒子因愛說要遠離家鄉,多麼的不捨。中國人比較能夠接受子女遠在他國。歐洲不大,柏林和米蘭也才兩個小時的飛機。正餐有趣的地方是服務生會把一大鍋的主食,未分盤之前端給客人看,不知道是不是要證明沒有偷工減料。

正餐用畢後,大家又移動至另一區,新人切蛋糕,喝交杯酒。蛋糕切完後又移回開胃酒的地方,食物此時變成了飯後甜點水果和蛋糕。這新人的蛋糕真的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蛋糕。不甜,鬆軟,但又有點彈性,巧克力片夾在蛋糕裡面,而不是傳統的做法,插在蛋糕上,咬下去的每一口皆有軟和硬的互配,很可惜不能多吃,實在已經很飽了。隔天我問新郎食物是否全部在古堡內準備的,而不是另外第三者提供,他說是的。我問吃剩的食物怎麼辦,蛋糕只吃了一成,不只是蛋糕還有其他剩餘的,他說他沒有想過,故也沒有問。如果是華人,理所當然賓客打包回家。

這個水果甜點吃完之後又移回正餐區,喝咖啡,調酒,跳舞。跳舞有DJ, 樂團留下用正餐後就離開了。義大利人早餐喝一杯expresso, 飯後也是,無糖。婚禮結束,新人備了當地產的橄欖油致送給客人。

這樣一個幾乎是一天的婚禮,新人和wedding planner 皆有好多事做。場地佈置,新人男生家人的胸花,女生帶的手腕花,花童頭上的滿天星花冠。餐飲大概是在試吃後就可敲定,但是其他還有好多的決定,事先充足的準備,成就了一埸完美的浪漫婚禮,也讓從美國,台灣,大陸,德國的親友體驗了特別的義大利婚禮,見證了新人互許終身,海誓山盟。也祝願新人永結同心,百年好合!

婚禮結束後的隔天,這次是中型巴士來接大家,姪女隨車陪同親友去Lake Como , 先停Bellagio, 一個湖畔美麗的小鎮,湖邊平地不多,最多平地的是Como, 有火車可到, 湖畔再點綴其他的小鎮,只能坐車或者搭船來往, 導遊帶我們坐船從Bellagio 坐快船至Como, 再坐車回Milan. 大家分道揚鏢。

         婚禮的所在地,依山傍水,寧靜的村莊,可游泳,釣魚,划船。新郎父親給我看冬天結冰的相片,可以滑冰。
自助餐桌用S形,不單調,兩邊和中間都可以夾食物。

       這塊草地就只有工作人員和新人可以踩,我站在側邊,工作人員微抬起蛋糕讓大家照相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年輕文質彬彬的服務生。
             好好吃的pasta,沒有肉,但是無礙美味,因為醬,非常好,蕃茄是甜的不酸,新郎好友說醬用了三種蕃茄煮的,我把盤子的pasta 全吃完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大門進去的走道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當地的米飯
          餐桌的佈置,整個婚禮酒水無限暢飲,可惜我不喝酒
         看似是室內的場地,原來也是在庭院內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古堡的空地也種葡萄
食物另一照,這次吃到了醃的扁扁小洋蔥頭,醃小黃瓜,沒有美式,德式的酸,大熱天很開胃。我們回到米蘭去逛超市,有看到扁洋蔥頭在玻璃瓶,一瓶瓶賣。
這組樂團也是年輕人,表演很好,我大伯說是業餘的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食物桌很長,一個鏡頭拍不完
婚禮儀式場地,太陽猛,一定要有帳篷,會曬昏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去儀式的小徑也掛些紅燈籠
這是我看得到,但是沒吃到的燒雞翼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芝士有自己另一區域